當前位置 :

首頁 > 張掖要聞 > 張掖要聞

張掖:厚植美麗家園亮麗底色 ——張掖市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情況綜述

發布時間:2023-02-16 19:04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 ?

????坐落于祁連山、黑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上的金張掖,境內祁連山水源涵養區、黑河綠洲、荒漠戈壁三大生態系統交錯銜接,雪山冰川、森林草原、七彩丹霞、田疇沃野、河流濕地、荒漠沙丘等地貌交相輝映。

過去幾年,張掖舉全市之力整治修復生態環境,祁連山生態環境“由亂到治、大見成效”,黑河濕地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全面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等重大項目,張掖市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2019年,張掖市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2021年,張掖市獲批實施全省唯一的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

????張掖市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是國家首批中央財政支持的試點示范項目??偼顿Y3億元,總規模48.98萬畝,實施期2年(2021-2022年)。項目以祁連山淺山區水源涵養功能提升、黑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北部沙區生態綜合治理和輔助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按照科學綠化原則,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在祁連山淺山區水源涵養功能提升區通過開展人工造林、退化防護林修復、退化草原改良等措施,完成建設任務17.53萬畝,促進林草植被恢復性增長。在黑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區以黑河干支流生態修復和交通干道綠化為重點,加強路網沿線、河流沿岸防護林建設和退化林帶修復提升,完成建設任務4.2萬畝,著力打造綠色生態走廊。在北部沙區生態綜合治理區采取營造鎖邊林、埋設沙障、低質低效林改造和退化草原治理等措施開展綠化,完成建設任務27.25萬畝,進一步修復荒漠草原植被。項目在規定實施期限內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了項目法人單位自查驗收、市級驗收和省級核查,順利完成國家驗收,項目面積核實率100%,落地上圖率100%,人工造林成活率達85%以上,退化林修復和退化草原治理合格率均在90%以上。

近幾年的植樹季節,元寶楓國家儲備林基地、黑河流域(甘州段)生態修復林業綜合治理、萬畝常青苗木儲備林、祁連山淺山區高原儲備林基地、臨澤北部沙區、高臺黑泉鎮胭脂堡灘等處人頭攢動、機聲隆隆,人們忙著敷設灌溉管網、挖坑換土、埋設沙障、栽植苗木,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在高臺縣風沙口之一的黑泉鎮胭脂堡灘,曾經的沙丘已變成平地,栽好的梭梭迎風搖曳,在漫漫黃沙中顯出勃勃生機?!斑@個項目實施面積2.1萬畝,將為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备吲_縣林草局項目負責人說,為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林草部門“冬備春種”,利用農閑時間組織人員完成蓄水池建設、輸水管道敷設、苗木定購等準備工作。

????“我們采取護、封、造、固、用多種措施綜合治理,積極推進示范項目建設,大力推廣防沙治沙先進適用技術,縱深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形成內有農田防護林網、中有防風固沙林帶、外有天然植被封育區的綠洲生態防護林體系,牢牢筑起了生態安全屏障?!迸R澤縣林草局項目負責人竇長保介紹,全縣已治理荒漠化土地8.7萬畝,封育荒漠植被47.52萬畝,初步形成了東西寬3至5公里、南北長18公里的北部綠洲生態屏障?!叭诉M沙退,曾經肆虐的巴丹吉林沙漠已后退16公里?!笨粗絹碓酱蟮摹熬G色版圖”竇長保心有慰藉。

為保證項目實施,張掖市設立專班,落實市級領導分工負責包抓項目和行業部門指導實施項目的“雙保險”責任制,建立“市委市政府決策擔責、縣區部門執行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固定督查人員、固定督查區域的“雙固定”方式,工作合力進一步增強。編制《項目實施管理工作方案》,明確項目法人、主管單位、實施主體和建設單位,項目各建設單位成立領導小組,負責作業設計編制、工程招投標、組織施工、技術指導和檔案資料收集,并積極整合相關專項資金,保障項目自籌資金來源,規范工作程序,努力壓縮各環節時間,確保項目如期建設。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及合同制,明確推進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監督等各項規定,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體系,確保項目合規、合法、順利實施。

并從全市處在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和“雙重”規劃重點范圍的現實出發,科學謀劃,聘請專家團隊,綜合考慮張掖南中北部自然地理條件、地形地貌、水資源狀況、綠化方式的差異性,依據地理區域、主要河流流域和沙化土地分布特點等因素對生態治理進行分區,在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基礎脆弱、國土綠化任務重、具有典型代表性且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區,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綠化方式和鄉土樹種草種,科學規劃建設內容,參照實際成本核算項目投資,使項目布局聚焦重點、切合實際。通過國家、省市級專家評審和競爭性答辯,充分論證建設功能分區的科學性和技術方案的可行性,為項目精準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撐。各建設單位根據批復的實施方案,分年度高質量編制作業設計,嚴把整地挖穴、苗木質量、栽植技術、撫育管護、質量監督等關鍵環節,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既突出了生態脆弱重點區域的治理恢復,又兼顧了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產業發展的協同推進。

????同時堅持“項目圍著碳匯轉,工作圍著碳匯干”的思路,在樹種的選擇上,遵循適地適樹原則,按照林木的生長結構和生長特點,選擇抗旱抗寒、根系發達、規格較大、蒸發量小、自身耗水少、固土固碳保水能力強的青海云杉、樟子松等鄉土樹種作為項目主栽樹種,遵循常青樹種幼齡期密植遮陰、互促生長的生態學特性,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固碳能力。在營造的模式上,通過調整密度、補植適宜樹種等措施,優化林分結構,實現純林向混交林、同齡林向復合林轉變,增強森林碳匯儲量;通過鼠蟲害防治改善退化草原植被群落和生產恢復能力,提升草原固碳能力。在技術標準設定上,根據碳匯項目的計量和監測方法,采取以增加碳匯為主要目的營造林和草原治理措施,確保項目建設產生的碳匯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可交易,實現“碳匯+國家儲備林”“碳匯+草原生態治理”等林草碳匯新業態,促進林草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疊加、有機融合。2021年9月,張掖市完成甘肅省首筆林業碳匯交易,實現經濟收益400多萬元;同年10月,張掖市國儲林總體規劃獲得國家林草局單報單批;2022年4月,甘肅首筆5億元國家儲備林項目政策性貸款落戶張掖……開啟了全省利用國家政策性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的先河,取得了全省林草碳匯新突破。

????“我們將項目專項資金與市縣區政府資源、社會資本、以工代賑、群眾投工投勞整合起來,多方聯動推進項目建設,形成了以財政投入為基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投資機制和項目實施合力?!睆堃词辛植菥窒嚓P負責人表示,在項目招投標過程中,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將小微企業價格評審優惠幅度提高到10%,激發小微企業參與項目建設的競爭力。落實項目施工單位既建設又管護的責任,建設期滿后,按照績效目標要求落實2年管護責任,確保林木成活率。同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引導群眾參與項目建設,全員全力推進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

2021年張掖市實施大規模林草生態修復建設任務266萬畝,其中營造林47萬畝,人工種草16萬畝,退化草原治理203萬畝,全域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

2022年,張掖市大規模國土綠化林草生態修復治理262萬畝,其中營造林30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任務232萬畝,義務植樹350萬株,新增城區綠化面積3000畝。全年新增特色優質林果和木本油料種植面積1.56萬畝,提質增效3.05萬畝,建成高標準示范點4個。

????如今,張掖市林木覆蓋率、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4.86%38.6%,分別提升0.4和2.23個百分點,野生動物種群顯著增加,全市7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率達100%。這座七彩斑斕的“彩虹城市”,從林草密布的祁連山區到抬眼見綠的宜居城區,從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到蘆葦搖曳的濕地公園……所行之處皆是風景,藍天、綠樹、碧水、凈土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新時代,張掖市正以筑牢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使命,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之大者”,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著力做好筑牢綠色屏障、提升綠色質量、厚植綠色優勢“三篇文章”,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夢想。(陳?!±罹S煌)
好紧真爽喷水高潮视频0l一